参考消息网7月3日报道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日报网站6月29日发表题为《联合国迎来80岁生日,前景喜忧参半》的文章配资证券,作者为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事务、外交和重大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德鲁·哈蒙德。文章编译如下:
联合国在今年6月26日庆祝《联合国宪章》签署80周年,但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借此机会警告称,《联合国宪章》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联合国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之后。1945年6月26日,第一批50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当年10月,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这个国际组织如今面临诸多挑战,但它仍富有韧性与合法性。
国际社会仍然普遍认为,联合国领导下的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挑战的最佳方式。尽管1945年后建立的世界秩序已严重衰落,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机构仍具重要意义。虽然这些机构并不完美且急需重大改革,但它们总体上促进了国际繁荣与安全。
联合国延续至今的重要性彰显了当时达成共识的那些国家的智慧,它们承诺为和平而合作,以此尝试改变历史进程。在宪章签署后的数十年间,联合国一直坚定不移地为和平、对话与合作而努力。
联合国在过去80年间总体上取得了成功,然而在当今的政治时代,具有讽刺意味的一大现象是美国政府立场的巨大转变。联合国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是上世纪40年代美国倡导的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不同党派的美国历届总统的支持。然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目前的美国政府正在加速战后秩序的崩溃。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否定了与许多曾由美国领导的机构和联盟的关系,转而奉行“美国优先”纲领。例如,他在今年1月重返白宫的第一天就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他还下令对美国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多边机构的情况进行审查。
然而,联合国面临不确定性的原因不仅在于美国在联合国领导力的缺失所造成的权力真空,还在于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焦虑。当前中东和乌克兰的紧张局势就是明证,遑论苏丹、刚果(金)东部、海地等地的冲突。
联合国在未来能否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安理会两个主要成员国——美国和中国——的双边关系走向。
目前,中美关系似乎呈现出日益加剧的双边竞争,一些人认为这将成为一场新冷战。然而,在联合国及其他领域,两国仍有意想不到的合作潜力。如果两国能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建立更牢固的伙伴关系配资证券,那么双边合作的可能性很大。(编译/熊文苑)
锦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